免责声明:
转载注明来源“商业资讯网”和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cnsynews.com/article/242.html
阁下应知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仅供参考,不能做为投资决策依据,投资有风险,入市须警慎!
中国商业投资网尊重行业规范,每篇文章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。
部份图片文章来自网络,如涉内容版权问题,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于24小时内删除!
文章为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,本站亦不对其担保或暗示。
5月24日,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举行的第二场“委员通道”开启。全国政协委员、致公党中央副主席、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甘霖表示,消费投诉公示制度还需要加大力度,全面推行。
甘霖表示,提振消费离不开放心消费,放心消费的难点是消费维权,疫情期间哄抬价格、假冒伪劣这些违法行为备受关注,消费者遇到这些烦心事就进行投诉,目前主要靠政府的“三板斧”来解决投诉,那就是监管、执法加调解。说来说去,主要还是政府监管和企业自律的“二人转”。而真正有监督权的消费者,没有真正地参与进来。
要补齐社会共治不足的这个短板,需要创新维权机制,要走监管的群众路线,政府建立消费投诉公示制度,把分散的投诉信息集中晒出来,充分发挥14亿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,让全社会来共同监督。
甘霖也以两个案例来说明消费投诉公示的作用和效果。2017年,北京市东城区一座写字楼入驻了32家教育培训机构,一时虚假宣传、预付卡跑路等投诉高发,成为顽疾。当地监管部门就在大厦里面设置电子显示屏,动态公示所有商家的投诉信息,投诉量谁多谁少,解决投诉谁快谁慢,一目了然。消费者一进大门,就能够货比三家,仅仅公示半年之后,这个投诉就基本清零,可以说是标本兼治。事实证明,商家不怕投诉,怕公示。
也是在2017年,某共享单车企业突然投诉异常飙升,居当年全国第一。小小的一辆单车,投诉量居然超过了大型电商平台和大型商超。由于是新业态,缺乏公示制度,后续的更多消费者不能及时获得投诉信息而得到预警,最终暴发了系统性的押金风险,共享单车变成了共享风险。
甘霖谈到,两个案例都说明,消费投诉公示很有效,也很重要,关键是要解决信息不对称,因为消费者也是监督者。进入大数据时代,人们都习惯于在花钱的时候先看看商家的好差评。消费投诉公示既是“黑榜”也是“红榜”,既是监督也是鼓励。政府打造消费投诉公示,就好比是打造一个政务版的“电商平台”,不同商家就是上面的“网店”,平台上及时晒出各商家的“投诉率”,再千变万化的市场违法行为,也终究逃不过消费者的火眼金睛,消费者用脚投票,良币驱逐劣币,最终是能够提振消费信心,解决烦心事,提升获得感。
下一步,消费投诉公示制度还需要加大力度,全面推行。要拓展线上线下公示渠道,聚焦投诉集中企业以及多发易发的问题,部门联动形成合力,让信息更公开,市场更透明,消费更放心。
来源:北京商报
2023-03-06 22:26:38
2021-04-19 20:23:14
2021-04-06 22:02:23
2021-04-06 13:37:41
2021-03-26 20:44:09
2021-03-26 20:35:00
2021-03-26 17:08:15
2021-03-26 02:35:52